h1

電影心理分析理論的劄記(I):Lacan與慾望主體

2006/12/14

  作者:顏映如 Email:yen_yingru@yahoo.com.tw  
 日期:  
 主題:電影心理分析理論的劄記(I):Lacan與慾望主體 
 
電影理論採納引用的心理分析,主要是根據法國心理分析大師Lacan對Freud理論的重新解讀。最為人所知的是Lacan對論述裡慾望與主體性關係的強調(也就是因為此強調,才使得心理分析可被視為一種社會理論)。第一,潛意識過程實質上是天生論述性的;第二,心靈生活同時既是個人的(私人的),也是集體的(社會的)。就電影理論來說,談到潛意識的目的,即意味著把電影為”客體”的概念,轉換成把電影是為一個”過程”(Stam, Burgoyne, et al. 1992)。

Lacan認為,潛意識具有”像語言一般的結構”,他以結構語言學的概念重新闡釋Freud的理論,他認為當嬰兒獲得語言能力的那一刻(當我們能說話,能夠分辨出說話自我的時候),就是個人正式成為社會(成人世界,一個語言交換的環境)一員的開始。我們透過對他人的認知以及言行而形成對自我的了解,而這種過程進行於一個人類個體潛意識的最深層。

Lacan以”心理分析因素”來描繪自我發展以及心理形構的說法,整合的自我影像,而後藉由”鏡像階段(mirror phase)”的認同,來達成具有想像性的完美影像。簡單底說,我們常常為了使溝通順利,而會說一些”我了解你的感受”這一類的話,這種暫時幻想”成為”他人的能力,其實早在我們形成自我時就已經擁有了。

Lacan理論的”象徵因子(symbolic register)”與伊底帕斯情境相當,是指在想像的範圍中論述與文化之間的關係,並以父親為象徵,指出法律(文化)瓦解嬰孩與母親的雙邊和諧關係;象徵秩序(symbolic order)是指社會結構,像是對亂倫的禁忌、規範婚姻與交換的關係。這兩者提供心理分析理論的重要貢獻:當我們進入象徵秩序之後,我們就進入語言/文化本身。

然而,自我是潛意識所難以捕捉的效果或是功能,潛意識是儲存受到壓抑經驗的場域,而我們允遠也不能掌握完整的語言意義。在意識生活之中,我們對自己有一個合理而連貫的概念,這種自我感知在某種意義上是虛幻的,當我們說話時,從來無法完整底說表現單一、明顯、符合邏輯的意義,這就是”說話主體總是分裂於語言之中”的概念,利用”認同”來包含某種程度的幻想(Flitterman-Lewis 1992)。
 

發表留言